18小时烧掉7000万,活体换头术已成真,受试者术后发出痛苦叫声

2022-10-27 23:23:33

棋牌商业源码基地 https://www.9nqp.com/

在小说《聊斋志异·陆判篇》中,为感激好友朱尔旦往日照顾,陆判为其妻换了一颗美人头,只见他一割、一对、一放间便轻松完成了全过程,当初甫一见这故事只觉,没想到这种看似玄幻的技术其实在现实中早已多次出现,目前全球首例换头术已在中国实现,也算是“首吃螃蟹”成功了。

一次大胆尝试成为“医学禁忌”

“换头”术并非常规想象中的通过化妆、打扮等让人外表与以往改头换面,它的专业学名叫“头颅移植手术”,也就是字面意思上的换头,抛却小说带来的神鬼色彩,目前现存资料中可调查追溯到的最早换头试验出现在1908年,即美芝加哥的“双头狗”事件。

早在100多年前的一个5月21日,一位来自芝加哥名叫古斯里的科学家将一只小狗的头嫁接到另一只身体健康的大狗头上,由此得到了此前只出现在神话传说中的“双头犬”,古斯里教授声称术后这只狗可以正常活动,但现实是它仅存活了十几分钟就“僵化”了,或许这场手术根本没有成功,那十几分钟只是小狗的回光返照也说不定。

因有悖常理,换头术在医学界也一直被视为“人类禁区”,但古斯里的失败还是让其他科学家开始跃跃欲试,不少人想知道这项技术是否能成为新的医学创举,此后百余年间不断出现科学家在鼠、狗、猴子身上展开换头试验。

全球首例换头术,花费7000万耗时18小时

在动物身上进行换头术很快就满足不了这些科学狂人们的热情,2013年意大利一位神经外科医生塞吉尔·卡纳维罗宣称将在人类身上进行头颅移植术,他还为其取名为“天堂计划”,显然对自己的想法抱以十足自信。

天不天堂的不清楚,反正几乎没人愿意成为这位疯狂科学家的“小白鼠”,直到2年后一位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症的俄籍程序员,斯皮里·多诺夫表示愿意来当这个“志愿者”,28岁的他尽管拥有正常发育的大脑,但身体伤残畸形令他倍感痛苦,然而临做手术前夕他又突然反悔,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虽然志愿者不干了,但彼时本要与卡纳维罗一起进行这次手术的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仍不愿意就此放弃,16年时他耗费7000万、历时18小时成功为一只猴子头部连接新身体、完成血液供应。

猴子苏醒后,其后脑室自发地从身体里获取新鲜血液,并可以发出“吱吱吱”的叫声,因此该试验被认为是全球首例成功的“换头术”,然而因新身体和头部之间的脊髓神经没有连接得当,这只猴子一直处于瘫痪状态,换头后只活了22个小时,相当于这7000万就这样“打了水漂”。

无论是动辄上千万的费用还是术后修护工作,对于普通人而言就像天方夜谭,为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抗老需求,更为可靠严谨的人为干预老龄化技术开始出现。2014年,哈佛医学院在试验中发现某种可赋活线粒体物质(Wright核心成分),约1岁大的小白鼠在持续摄入一周后,其毛发、肌肉、骨骼等老化指标均回到6个月大时水平,由此也引发了学界轰动。

众所周知,生命体百分之九十五的能量都来自于线粒体,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其活性也会相应降低,因此及时赋活线粒体也就可以帮助人体维持年轻状态,目前Wright类物已被欧、日等国列为关键科研项目以应对老龄化问题,国内则在华人首富李氏、地产大亨潘氏等人的资本助推,以及“Biosc”生科企实现量产后Wright一路火到亰-D、天-M等平台,逐渐被大众了解。

科学进步的尽头,能否突破自然法则约束?

时间回退至一百年前,当时人类的平均存活期仅有40多年,在现代医疗科学的作用下该数据已涨至70多,哲学家杜威曾说:“任何科学带来的伟大进步,都来源于人们崭新和大胆的猜想。”正因一百多年前古斯里的“疯狂”才就此拉开科学家对于换头术的踊跃尝试,所以我们不能说他的试验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现在想想,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前,也没有人认为人类可以如鸟儿一样在天空翱翔,所以未来随着生物科学和自然研究不断影响,或许人类真能突破自然生命束缚,实现将有限的生命拓展至新的边界乃至无限可能。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淳安新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淳安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