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新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国际资讯、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0-02 01:18:01
免费福利看看在线看最火影视 https://www.fulikk.cc
「这是2022年陪你入眠的
第一百零五个老长安」
今天偶尔刷到一条育儿经验的分享,虽然我个人对孩子没什么兴趣,但我竟然看进去了。
博主说的是她教育子女的一个基本理念,总结一句话就是: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再说直白一点,用世俗对女孩的要求去教育男孩,同时反过来用世俗对男孩的要求,去教育女孩。
比如着重培养男孩的家庭属性,要会做家务,要会自理,养成对家庭的关注,反正事业这些东西,他们将来自己也会去努力,不用格外强调。
截图来自微博,出处@我是MISS南,下同,特此声明
而对女孩,则是培养社会属性,教她勇敢、好强、敢于追求事业和个人成就感。
虽然这部分观点,我不是全部认同,比如关于男女“天性”区别的这部分,我更倾向于这都是源于后天的影响,而不是男人天生好斗或者女人天生爱照顾人。
但这种在家庭教育层面,培养男性的“女性特质”以及女性的“男性特质”的做法,大方向上是确实有道理的。
在这条分享的评论区里,就有人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反例,一个狗屎讲座上,讲师侃侃而谈“女孩重点培养的八个方面”。
说白了还是老一套,要追求美,要追求气质,要善良温和,要憧憬爱情,而对女生实际上最重要的东西,被简单而宽泛地概括为“独立意识”,淹没在“才艺”、“审美”、“安全感”之中。
所以那个分享里的家庭教育观念就显得更可贵了,因为现在的、包括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大环境,还是更强调女性要贴近家庭,而男性要努力奋斗(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不是男女天性的问题,这是社会教育的问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被这些刻板的观念影响,家长有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把孩子往回掰,去对抗大环境的性别偏见。
如果连家长都认为“男孩子就要有男孩子的样子”或者“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样子”,那无非就是把这份偏见一代代传下去。
男孩子不一定要有所谓“男孩子的样子”,女孩子不一定要有所谓“女孩子的样子”,就像男人不是一定要不修边幅、不顾家才有“男人味儿”,女人不是一定要热衷于情爱、会做饭、爱打扫卫生才有“女人味儿”。
这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这对女性和男性,也都有好处。
这也是我被这条分享所吸引的核心原因,表面上这是育儿经验,实质上这是关乎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性别问题。
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
更何况,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参考,这也是给想要婚恋的女生,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参考,以及择偶方向的参考。
之前知乎有一个问题,大概是问,女生最该具备的特质是什么。
最高赞的答案是:具备男性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男性的思维方式?当然就是传统文化里会拿来教育男人的那些东西:自信且胆大,合理看待两性关系,相比感情、爱情与婚恋,更看重事业、前程和个人发展。
像常见的男人那样,多权衡利弊,多看重你能得到什么,你需要付出什么。
像常见的男人那样,把感情往后放,先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
如同上野千鹤子老师(《厌女》作者)说的,男性不是天生的理性生物,男性只是更擅长计算利害关系。
女性要学着去在意的,也恰恰就是如何用利害关系去驱动你做选择,不是学习男人的冷漠、利益至上或者低共情能力,而是去看看男人怎么把个人成就放在第一位。
相比于“怎么擦亮眼睛找个好男人”、“怎么留住男人的心”、“怎么把自己嫁出去”,拥有个人成就、追求个人成就,显然更可靠。
同时在择偶时,也要学着去看重一个男人身上的“女性特质”。
比如温和善良、共情能力强、对其他女性的处境可以努力去体会并理解。
比如会做家务、愿意学做家务、对家庭和个人生活比较热心。
有的女生会错以为,找会做家务的男人,是因为他可以照顾你。
不是的,会做家务只是一项技能,真正有价值的是他在这些事情上体现出的“不那么男人”的一面,能在家庭和生活上有愉悦感的一面。
虽然仅仅是会做家务、愿意做家务,也说明不了太多,但至少他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越不像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男人,他就越有可能去体会并理解女性的方方面面。
毕竟,女性不是性别,女性是一种处境,一个男人愿意把自己放在女性的处境里,他就离女性更近了一点。
而且,在思想上雌雄同体的人,其实是最有魅力的,也是相对更可靠的,男人太像“男人”,反而不是好事,如果他只按照大环境对男性的要求去规训自己,很容易沾染上男性身上常见的缺点。
大男子主义、占有欲过强、瞧不起女人、对感情冷漠、认为男人不需要太顾家“这是女人的天职”……甚至于他不觉得这是问题,这是他“很男人”的表现。
刚巧今天我还刷到一条内容:“我想学瑜伽,男朋友说这是不正经的运动”。
图源微博,出处@斋藤酸菜
女生选择了分手,男的气不过,还追着发了一堆东西,拼命要给她证明瑜伽就是很恶心。
他明显并不知道瑜伽是什么,而他也不想去真的了解,他就是认定了女生去学瑜伽,一定是目的不纯。
这就是刻板的性别观念下,最容易量产出来的男性,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对女人以及女人的世界,完全一窍不通,还自认为他懂得最多。
这样的人适不适合婚恋,答案很明显。
受外界的影响,有时候女性在寻找伴侣时,会过于看重所谓的“男子气概”,忽略了带一些女性特质的男性,往往才是更好的选择。
因为现在这个年代,恋爱、婚姻对女性来说早已不再是寻求保护和“安全感”,而是寻求一个能理解你、尊重你的个体。
这一点,是传统意义上的男人所做不到的,他离女性太远了。
所以我才会说,“男孩就要有男孩的样子、女孩就要有女孩的样子”,这种理念已经过时了,不仅是落后于当代家庭教育观的,也是落后于现在的感情观的。
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男人像女人、女人像男人,模糊生理之外的性别差异,女人不再是以爱情为毕生追求,男人也不再是只在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未来的婚姻,一定是会渐渐模糊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未来的女男两性,也一定是会逐渐趋于中性化,我们不能只要求女性去爱美、去温柔、去宜家宜室,对男性也应该有类似的要求。
差异太大的两个人,是注定无法好好相处的,兼具传统观念里两性两种思维的人,显然也更可爱一点。烟波
多说一句
我始终觉得
一个人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
ta首先都要是一个
完整的人
刻板观念的问题就在于
它塑造的都是不完整的人
这样的人
对自己、对他人
其实都没什么好处
生理上的性别差异
当然无法抹除
但思维上的性别差异
原本不该存在
今日互动话题
就今天的主题
大家各抒己见~
晚安~